今日热点
1、上证指数30年来首次大修。6月19日,上交所出台《关于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三个方向:剔除ST股、延迟新股计入时间以及纳入科创板股票。同时,上证科创板50指数,将于2020年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证券时报)
独家解读:科学合理的指数编制,能够更真实地反应市场全貌,但将提升投资回报的希望寄托在指数编制的调整上,显然并不客观。投资者应将精力放在公司的研究上,或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不过,本次指数编制调整对市场生态仍有影响:
进一步利好绩优股。修订方案更加注重交易量指标,即考虑上市公司对交易的贡献,如此一来,比较活跃的绩优白马股、绩优蓝筹、以及弹性较大的券商股等标的,有望获得更多市场资金的关注。
绩差股加速边缘化。随着A股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绩差股的退市可能会大幅增加,上证指数编制剔除ST,可以避免退市出清的绩差股对指数造成拖累,也将引导市场参与者理性投资。
总体来看,本次修订方案将更加客观地反映沪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功能。指数编制调整的一小步,也许是A股未来走牛的一大步。
2、国产高速磁浮列车成功试跑。6月21日上午,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承担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将成为我国高速交通的重要补充,对于丰富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人民日报)
3、科技主题ETF获批重启。今年以来几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科技ETF再度迎来获批,据监管层披露,华宝中证电子50ETF、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同日于6月8日获批。以今年1月21日获批的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为界计算的话,监管层重启科技ETF批复已过了近五个月。(中国基金报)
4、中兴通讯:公司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6月20日,中兴通讯在官微上发布澄清声明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部分报导与事实不符,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和影响。在芯片设计领域,公司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中国证券报)
市场要闻
1、银保监会:信托“去通道”目标不变,但不会一刀切停止融资类信托业务。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坚持“去通道”目标不变,继续压缩信托通道业务,逐步压缩违法违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上述负责人透露,监管政策不会一刀切停止信托公司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而是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直至信托公司能够依靠本源业务支撑其经营发展。(证券时报)
2、中芯国际“闯关”成功,创科创板最快过会记录。上交所网站披露,中芯国际科创板首发过会。此前,6月1日,中芯国际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获受理,这意味着仅仅19天,中芯国际便完成受理、过会的环节,创下科创板最快过会记录。(中证网)
3、证监会核发5家企业IPO批文,未披露筹资金额。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以下企业的首发申请:同庆楼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监会)
4、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指南》表示,为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体系,减少规则层级、精简规则数量、完善规则内容,不断提升规则适应性,本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1号至第11号,适用于本所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本次业务办理指南施行前本所发布的其他规定与本次发布的指南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次发布的为准。(新京报)
5、深交所理事会创业板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成立。为保障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实施,以市场化手段优化完善发行承销运行机制,深交所理事会近期设立创业板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审议通过《创业板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工作细则》,确定第一届发行规范委委员名单。(深交所)
6、地方探索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拟推出。银保监会已小范围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拟放开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试点。(第一财经)
7、全国股转公司: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公司等49家挂牌公司调入创新层。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020年第二批市场层级定期调整决定》,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公司等49家挂牌公司按市场层级定期调整程序调入创新层,湖南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存在需进一步核实事项,暂不作出层级调整决定。本决定自2020年6月22日起生效。(证券时报)
8、富时罗素第一阶段纳A收官,共纳入1051只A股。从富时罗素获悉,6月22日开盘前,富时罗素将把A股纳入因子从此前的17.5%提升至25.0%,共涉及1051只个股。这标志着富时罗素第一阶段的A股纳入工作全部完成。(中证报)
9、中证协例会:专家建议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严惩欺诈造假。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二季度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专家建议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加大对欺诈、造假的处罚力度,同时完善相关上市条件,进一步增强科创板对国内乃至国外优秀科创企业的吸引力。(新京报)
国内新闻
1、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6月28日至30日在京举行。委员长会议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专利法修正案草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出口管制法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数据安全法草案的议案等。(新华社)
2、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完善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协商议政。委员们建议,要建立全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库,打破“信息围墙”,联通监管平台、外卖平台和商户平台,实现信息可查询、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推进外卖配送站标准化建设,规范入网商家经营活动。推广使用“外卖封签”、环保包装餐具。(新华网)
3、国家医保局:各地应按程序将核酸检测等项目纳入医保,鼓励开展检测试剂集中采购。通知中明确,要在综合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区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的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并同步确定支付条件。(人民日报)
4、湖北发布25条措施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商业消费。这25条措施涵盖降本减负纾困、营造消费环境、提振汽车消费、促进家电消费、扩大扶贫消费、激励企业创新和优化监管服务等7个方面。(新华社)
5、海南放开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海南省人社厅、省委人才发展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高校毕业生落户新政策,允许离校三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海南先落户、后就业(三沙市除外);支持设立单位集体户,放宽社区集体户、公共服务机构集体户的条件限制。(证券时报)
6、进口海鲜和食材中会不会有病毒存活?专家回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表示,食物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可能被病毒污染。病毒污染了食品或食品包装材料之后,在常温下可以存活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在低温下,病毒存活时间较长。因此不排除低温冷藏的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可以作为病毒的载体。(央视网)
7、2万吨进口冻猪肉将投放,检验检疫合格。华储网今日发布关于做好6月23日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库投放竞价交易2万吨进口冻猪肉,交易时间为6月23日下午13:00-16:00。华储网称,质量符合中国进口冻猪肉相关标准,经国家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中新网)
发帖时间:2020-06-22 22:14:24
最新修改时间: